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学科建设,10月21日上午,检验医学院召开2023年研究生导师培训暨学科建设大会。本次大会围绕研究生的培养、科研能力的提升、科研团队的建设等方面展开。邀请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陆军军医大学陈鸣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重庆大学罗阳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学应斌武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成都中医药大学熊亮教授作专题报告。
成都医学院副校长王计生、代敏出席大会并讲话。检验医学院校内外硕士研究生导师,各联合培养单位研究生培养管理人员、学院全体教师、全院在校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大会。

王计生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了检验医学院研究生培养情况。他提出,学科建设是一个学院的发展基石,研究生培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导师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希望导师要坚持立德树人思想,成为德才兼备的好老师,要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会上,与会校领导为2023年新增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颁发了聘书。



据了解,检验医学院现有医学技术和农业(食品加工与安全)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医学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19年开始招生,已招收87名研究生,农业(食品加工与安全)硕士学位授权点今年首批招收14名研究生。目前,医学技术校内导师(校外兼职导师)49人,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校内导师(校外兼职导师)19人。另外,医学技术行业导师9名,农业(食品加工与安全)行业导师21名。
大会报告环节,罗阳教授以《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为题,从创新实践能力的定义与内容、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分享自己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宝贵经验。陈鸣教授针对NSFC检验学科标书撰写做报告,分析了2010-2022年检验医学领域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书为例生动的讲解了标书撰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谈到了自己写申请书的体会。应斌武教授以《结核病的临床分子诊断研究进展》为题,结合自己的团队建设和研究方向,以实践为基础分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心得。熊亮教授以《SCI论文撰写的道与术》为题进行了报告,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道与导、道与术的内涵与关系,同时通过大量案例,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论文写作投稿的技巧。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重庆大学罗阳教授作报告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陆军军医大学陈鸣教授作报告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学应斌武教授作报告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成都中医药大学熊亮教授作报告
代敏在闭幕式致辞中表示,希望检验医学院研究生导师和全体老师,坚守教书育人初心,牢记新征程上的人才培养使命,赓续成医优良传统,勇攀学术高峰,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和学术支持,为检验医学院的学科建设添砖加瓦,为建设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文/检验医学院 赖翼、颜馨悦 图/大学生全媒体中心 胡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