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现在时间: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强化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发布日期:2023-09-27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强化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以发言先后为序)

【http://www.sczx.gov.cn】【2023-09-26】【四川政协报】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建设高水平科技人才高地

章乐委员代表农工党四川省委会的发言

章乐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来川视察时,对四川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寄予厚望,要求四川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离不开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支撑,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人才集聚高地,推动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成势见效。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人才总量在全国占比不高,高层次人才较少且分布不均,人才效能发挥不够;政策叠加效应仍需强化、政策“红利”落地兑现有待优化;科技领军人才紧缺、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强统筹优规划,实施更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战略。一是强化整体统筹。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年度“四川省科技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共四川省委科技工作会议”。二是强化对标优化。提高人才政策比较优势,在充分借鉴先进经验基础上,以更高层级研究制定开放力度更大、支持力度更大、吸引力度更大的政策体系。设立省级层面人才发展基金。三是强化区域协作。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资源,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战略布局;完善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加强产业对接和资源对接,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资源集聚和转化功能。

二、强质效促开放,构建更有“全局影响力”的政策制度体系。一是提升集成性。用好用活现有政策制度,提升政策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大督导力度,重点关注松绑减负相关政策执行情况。二是提升精准性。多部门协同建设全省人才数据库,定期发布《四川省人才分类目录》,搭建更加精准的人才供需匹配平台。提升两院院士、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外籍“高精尖缺”人才数量、质量、效能。有计划有重点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三是提升包容性。加大政策“兜底”力度,细化完善前沿领域科研项目等尽职免予追责机制、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清单制度、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制度。四是提升开放性。增强人才引进市场化水平,大力引进一批急需顶尖人才、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人才以及创新创业团队。

三、强激励促活力,健全更有“系统支撑力”的融合创新机制。一是夯实引才基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在海外就地吸引使用优秀人才。二是建强育才平台。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引导骨干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和平台,并向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小微企业开放资源、提供支持;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项目支持力度。三是优化聚才环境。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推进服务型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向企业开放,参照部属院校优化省属院校横向项目绩效分配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科研人才深度参与校企产学研合作。大力培育技术经纪(经理)人队伍。

四、强服务促发展,打造更有“生态吸纳力”的成长成才环境。一是打造更有力度的“硬环境”。为科研人员提供一流的研究平台,引入高能级平台落地四川,提高重点科研项目配套资金支持力度。二是打造更有温度的“软环境”。完善科技人才全链条培养机制,在重大科技任务中培养造就领军人才。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三是打造更有精度的“微环境”。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发展,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制定四川实施细则,完善青年人才成长培育路线,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发言人系省政协委员,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

激活引才聚才“动力源”

打造兴川兴业“强引擎”

胡杰常委的发言

胡杰常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次来川视察,习近平总书记又深刻指出,四川要努力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近年来,四川在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方面突飞猛进,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引才聚才能力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建设要求还不太适应。为此建议:

一、聚焦“四梁八柱”,优化人才制度体系。着眼“引育用”全环节,优化区域协同、平台建设、供需链接、资源转化等制度体系,塑造政策机制比较优势。一是聚焦需求,优化引才制度。出台柔性引进顶尖人才和特殊人才办法,在资金资助、平台建设和工资待遇、职称安排等方面打破常规。研究制定特设岗位设置操作细则,促进用人主体精准选聘急需紧缺人才。二是围绕发展,升级育才机制。制定重大项目人才特殊调配办法,推动不同区域和行业人才融合发展。研究出台“松绑+激励”系列政策,赋予科研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兼职取酬等更大自主权。推行革命老区人才赴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等实践学习制度。三是突出实效,丰富用才手段。开辟省级人才计划评选、科创平台建设特殊申报通道,引导创新要素充分流动。建立科创平台共享机制,专列财政资金,支持各地实施一批重点科技人才项目。放宽农业等领域专业技术岗位设置限制,允许根据实际优化高、中、初级岗位设置比例。

二、坚持“五湖四海”,链接优质智力资源。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广泛集聚发达国家(地区)、高新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创新资源为我所用。一是积极构建链接体系。针对重点产业、企业和领域,常态收集人才、技术需求,分领域打造人才交流共享平台,面向全球定期发布,同步开展项目对接、成果发布、人才需求等活动,打造高效链接体系。二是大力建设人才飞地。支持市(州)尤其是省域经济副中心城市在发达国家设立引才阵地,在发达区域打造新型研发机构等人才飞地,给予资金、项目倾斜等支持,吸引带技术、成果和资源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入驻,允许各市(州)在成都建设的人才飞地同等享受成都人才政策。三是优化高校区域布局。支持省域经济副中心城市和万达开、遂潼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毗邻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域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规模,并每年向该区域省属本科院校和省管职业院校倾斜一定数量人才专项事业编制,专用于引进博士及以上人才。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高校建设综合性大学、中职院校升格为高职院校,指导建立匹配地方优势产业的重点产业学院和特色专业。

三、推动“接二连三”,助力重点产业发展。推动人才资源向产业主战场进军,促进二、三产业互济融合、集群成势。一是完善产业人才招引机制。建立“四川省优秀人才名录”,高品质建设一批“双招双引”工作站,动员两院院士、优秀企业家担任“双招双引”特聘专员,协同推进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链接好高端人才、高端企业。二是配强产业人才力量。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为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选派省直部门专业技术人才赴市(州)或县(市、区)挂职任工业或科技副市(县)长。深化“企业+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发展模式,为各市(州)分别确定1所综合性大学或科研院所建立对口帮扶机制。三是优化产业人才政策。抢抓机构改革契机,结合人口规模和幅员面积,调整专业技术人才事业编制,重点对省域经济副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适当释放一批专项编制,用于鼓励招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指导出台人才学历和技能提升激励措施,让各领域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发言人系省政协常委,达州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王晓贤常委代表民革四川省委会的发言

王晓贤常委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指出,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乡村振兴摆在治蜀兴川的突出位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是助推农业现代化的必要举措。四川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自2017年起开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化试点,并于2022年启动了新一轮试点工作。截至2022年底,试点地区共遴选培育试点对象3454名,户均经营土地规模超过80亩,收入超过25万元,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但当前我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仍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培育对象相对单一;二是培训体系较为单薄;三是经费保障不足;四是扶持政策不够精准。为此建议:

一、深挖“源头活水”,精确选定培育对象。一是激发参训动力。利用农村广播、告示、短视频等载体广泛宣传,定期举办交流会,讲授最新创业政策、成功案例、发展前景等内容,激发中青年农民对提高自身技能、素质的需求。二是拓展培育人群。矫正对农民的传统认知,跳出“农圈”选育人才,将那些虽是“非农户口”、却愿意或正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类人员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三是科学实施认定。根据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认定程序等,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资料库,全面系统考察培育对象的生产意愿、产业基础、技能素质、带动作用。四是突出荣誉激励。择优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各类评选表扬对象,吸收进“两代表一委员”行列,在选拔村干部、发展党员时优先考虑,增强新型职业农民归属感和荣誉感。

二、着力“筑基搭台”,精心完善培训体系。一是量身定制培训内容。注重与“川字号”优势特色产业相结合,与农村电商、数字农业、生态农业等相适应,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常态化普惠式培训,提升学员综合素质。二是多元创新培训模式。通过利用实训基地开设“田间”实训课堂,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导师开展“师傅带徒弟”式实地教学,组织有需要的优秀学员外出观摩学习,利用“云上智农”“天府科技云”“天府粮仓数字中心”等平台开设云课堂等,开展全方位、多时段、“线上+线下”的多元化培训。三是从严规范培训流程。针对不同培育对象,规范目标、内容、形式等各环节要求,加强对培训过程的质量监督,严格审查培育计划并监督落实。四是定期考核培育效果。对培育效果设置一定的检验标准,建立实时动态、多元参与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确保培育取得实效。

三、抓实“保驾护航”,精细开展服务保障。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落实好国家有关政策基础上,细化省市县配套政策,引导社会保险、农业补贴、数字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扶持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二是健全金融服务机制。持续开发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构建从“保成本、保自然风险”到“保收入、保市场风险”的全方位保障体系,降低自费比例,提高参保率。研究推出“职业农民贷”等新型信贷产品,允许其以大型农用设施、流转土地经营权等抵押贷款,解决融资难问题。三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加农村投资吸引力,引入民间资本,引导农业企业、研究院所等机构利用自身优势资源,主动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全过程。四是强化长效跟踪服务。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做法,建立新型职业农民与农技专家、乡镇干部、村社干部的“1+3”结对帮扶机制,及时掌握学员参训后发展情况,持续给予生产、营销、管理等全方位跟踪服务,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

(发言人系省政协常委,南充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四川省委会常委、南充市委会主委)

强化人才支撑

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洪秀英委员代表少数民族界别的发言

洪秀英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来川视察时,站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高度,强调要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省继续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上游意识、担负上游责任,加快建设美丽四川,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我省作为长江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份,肩负着国家生态安全战略重任,甘孜、阿坝两州地处四川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第一关口”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位置特殊而重要,生态保护修复任务繁重艰巨,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作支撑。但受区域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人才招引难、留不住,生态环保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质量不高问题十分突出。当前,为高质量推动我省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以高质量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亟需在省级层面加强前瞻布局和总体谋划,采取超常规举措培养和聚集生态文明建设人才。为此建议:

一、构建人才梯次招引体系。把长江黄河上游民族地区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纳入“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天府英才计划”系列人才招引政策,并在申报评选条件上给予倾斜。大力培养生态环境实用人才,加快引进和培养化学分析、环境工程、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环境监测、生态价值转换、碳汇产业发展等专业人才。聚焦大熊猫国家公园、若尔盖国家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拓展校(院)企合作,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支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打造生态旅游人才集聚地,建设“大九寨旅游人才发展学院”,建成面向全省、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级旅游人才培养开发示范基地。

二、完善人才招引培育政策。建立人才发展多元投入机制,省级层面支持州、县政府增加并动态调整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健全强化基层人才支撑的制度体系,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支持边远民族地区引进急需的生态环境紧缺人才。支持省内高校特别是当地高校、职业院校增设生态保护修复相关专业,结合“乡村振兴人才计划”等,针对民族地区人才“招引难、留不住”的突出矛盾,大力培养留得住的“本土”生态环境专业人才。组织省内高校定期举办生态环境人才培训班、进修班,健全线上线下培训模式,有计划地推动生态环境系统全员培训。

三、完善人才激励评价政策。优化生态环境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制度,健全动态调整机制,适当提高边远民族地区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适当降低评聘标准,激发边远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完善生态环境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机制,鼓励采取项目工资制、协议工资制、年薪制等方式引进高端人才。拓展“天府英才卡”服务事项,细化完善人才安居、医疗待遇、子女就学、健康保健等服务措施,大力选树宣传优秀人才典型,不断提升人才获得感、尊荣感。

四、构建人才对口帮扶机制。参照浙川东西部协作、省内对口帮扶、教育组团式帮扶等政策机制,争取国家支持,建立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与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人才对口帮扶机制、生态环境人才发展基金等。省级层面统筹,推动州、县(市)政府与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相契合的国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共建联建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重点实验室等产学研平台,加快促进生态环保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创新孵化。

(发言人系省政协委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贺盛瑜常委代表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的发言

贺盛瑜常委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对四川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希望四川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拔尖创新人才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为此建议,加强我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一、结合实际、厘清目标,强化顶层设计。一是建立健全我省拔尖创新人才政策实施细则。从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体系、培养机制、引进与评估等方面,出台配套的实施细则,保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规范化和持续性发展。充分发挥人才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二是建立完善拔尖创新人才信息情报体系。选拔少数资质比较优异的学生建立信息库,助力他们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在我省现有人才中选拔建立信息库,助力其中一些人脱颖而出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三是建立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动态考评筛选机制。针对不同的培养模式设计不同的动态筛选方法,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培养真正的拔尖人才。

二、着眼长远,加快完善我省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是贯通不同教育学段的衔接培养。基础教育阶段要对天资卓越儿童的征兆保持敏感,可适度进行个性化培养。高校要加强对中小学校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其对有潜力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培养,不同教育学段联合开展科学规范的拔尖人才早期培养活动,有序补齐我省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基础教育阶段重视不够的短板。二是不断创新培养模式。持续创新探索导师制、个性化、国际化、跨学科、本博贯通等长周期的人才成长培养模式的同时,制定具有一定灵活性的配套政策。同时,要对考不起大学的特殊人才进行特殊关注,给予插班跟读等特殊办法进行培养。三是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提供多维度支撑。建立拔尖人才的成长发育支持机制,关注其不同阶段的情感需求和发展需求,从不同学科视角深入研究拔尖人才成长成才规律,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和氛围。成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放式基金,通过人才自主申报等形式进行支持。要重点关注特殊人才,从制度上保障人才安全。

三、立足当前,为我省科研人员营造潜心做研究的良好环境。一是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推动本土科研人才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完善财政科技资金支持方式。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后补助、奖励、政府采购、税收减免、风险补偿、股权投资等多种直接和间接的投入方式,带动社会资源向创新链的各个环节聚集。明晰边界,对政府引导企业开展的科研项目,既避免政府“缺位”,又防止政府“越位”。建立财政资金“投入-运营-退出-再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增强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放大效应。二是做好“减法”,给科研人员“松绑”。扩大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范围,鼓励科研人员进基地、住农家,精简行政事务工作流程,腾出宝贵的科研时间。制定分门别类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对一些基础性、长期性的科研项目,避免使用过度商业化的手段推进。杜绝过度市场化和碎片化、频繁化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三是让科研人员活得更有尊严和体面。提高科研工作者的待遇,满足其基本的支撑条件和生活待遇,避免因生活压力而转行金融等专业再深造或就业。调整科研人员薪酬结构,提高科研人员绩效占比。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标准及相关奖励制度,推行协议工资制等方式,为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的积极性提供更大的空间。

(发言人系省政协常委、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教育文化委员会顾问)

大力培育“重装工匠”

助推新型工业化建设

巩秀芳委员代表德阳市大力培育“重装工匠”调研组的发言

巩秀芳委员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四川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离不开“重装工匠”的坚强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省应把培育“重装工匠”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此建议:

一、以健全培养体系为“突破口”,切实筑牢人才培育基础。一是支持职业院校建设。加大对中职学校和技工院校建设的投入,补齐中职教育上技能教育低端化、培养模式高中化、与生产脱节的短板,培优建强重点技工院校,发挥好技工院校在装备制造技能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加大公办职业院校收入分配制度的创新探索。二是构建顺畅的升学渠道。推进职普融通,优化招生渠道,支持五年制高职、高职单招、三二分段等职业培育形式,鼓励高校探索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三是创设优质职教和技训体系。扩大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自主权,鼓励职业院校主动对接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所需,开设高端数控机床等先进制造关键领域紧缺专业。开发装备制造精品课程,筛选推广优质教材、教学方案和线上课堂,解决专业课程设置同质化的问题。组织评选技能教学明星导师,建立双师互聘共管机制。推行市场导向的“项目制培训”。四是打通产教训融合发展渠道。支持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技工)教育联盟(集团)。在成都、德阳等地区实施“重装工匠”培养计划。

二、以拓宽发展通道为“牛鼻子”,持续搭好人才成长阶梯。一是深入推进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不断完善装备制造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积极推行人才社会化评价,加强评价质量监管服务。支持企业设置特级技师、首席技师等岗位职务。健全技能人才职称评审制度,畅通申报评审渠道,探索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相应等级互认。二是完善技能人才成长平台和终身教育机制。在产业聚集地区着力建设一批装备制造领域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平台,积极打造特色技能品牌。健全技能人才继续教育机制,优化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政策,创建数字化技能人才职业发展档案。三是积极举办各种技能竞赛。支持和鼓励各地院校或企业申办装备制造领域的技能竞赛,引导技能人才参与各级技能竞赛,加大对获奖技能人才的配套奖励力度。

三、以完善激励机制为“加速器”,不断提升人才干事劲头。一是加强技能人才表彰激励。加强后备领军高技能人才的选拔,重视天府卓越工程师、四川技能大师等省级表彰活动。对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获奖者,企业技能高超、业绩突出的一线职工,创设授予天府技能人才荣誉等奖励。二是鼓励更多企业将职工技术技能和业绩贡献作为分配要素,完善相应技能等级的津贴制度。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加大对兼职执教的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待遇保障。打通技能人才与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转换通道。三是改善技术工人工作环境。完善加强相关法规政策和制度建设,破除职业院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落户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可能遭遇的“隐形门槛”等问题。

四、以建设技能社会为“方向标”,着力营造尊才爱才氛围。一是不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积极举办技能人才主题宣传活动,加强“大国工匠”等优秀事迹的宣传宣讲,开展三线建设展览、装备技能参观日等活动。二是推动技能人才政策红利释放。将重点技能人才纳入属地人才政策范围,加大人才政策对技能人才的覆盖面和惠及度。三是提升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在荣誉评选时优先推荐杰出技能人才,努力营造尊重、关心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

(发言人系省政协委员、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打造高素质的

新时代民营企业家队伍

江云常委代表省工商联的发言

江云常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四川省委领导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家交朋友”“围绕产业人才全力以赴做优存量、做大增量”,推动开展省委统战部部长与民营企业家沟通协商“面对面+键对键”活动。这充分彰显了中央、省委对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关心与厚爱。2023年上半年,四川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54万亿,占GDP比重达55.4%。民营企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民营企业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发力”要求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央、省委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出台系列政策举措,厚植“两个健康”沃土。全省民营市场主体达847.39万户,民营企业总数达225.4万家,民营企业家队伍不断壮大。

我们也注意到:从民营企业家队伍看,“三个不足”是明显短板,一是发展信心不足,二是理性思考不足,三是应对能力不足;从工作开展层面看,“四个差距”是现实困境,一是工作覆盖有差距,二是活动创新有差距,三是部门协同有差距,四是政策落实有差距。对此建议:

一、坚持政治引领铸魂。党建引领强信念:坚持标准、大力发展企业家党员,健全党的组织,强化“党员”第一身份,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增强夺取胜利的勇气,让川商更有信心。精神引领强合力:组织提炼社会广泛认同的川商精神,参考《温州一家人》等挖掘改革开放四川策源、光彩事业四川发轫等底蕴,打造反映川商精神的文化产品,让川商更有温度。示范引领强队伍:研究明确“两个健康”科学内涵、评价标准,推动设立“四川企业家日”进入程序,表彰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让川商更有尊严。

二、坚持面向未来赋能。用好机制赋能:明确党委部门、政府部门工作职责,减少工作重叠。整合政银校企等多方力量,强化民营企业家机遇意识,助推融入在川叠加的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引导投身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统好资源强能:统筹谋划民营企业家年度培训,建立培训经费由财政、企业共同负担“新机制”,争取满足企业家对培训内容、师资的高层次、差异化需求。支持省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围绕转型升级等开办中长期培训专班,探索组织国企、民企负责人同班培训。适度赋予职称评定企业自主权,对新职业、技术工匠等给予倾斜。助力传承蓄能:重点关注民营企业家代际传递工作,组织遴选一批优秀骨干企业家,担任青年企业家培养导师,千方百计蓄积后备力量,让川商基因薪火相传。

三、坚持双向奔赴解难。解能力之忧:有意识安排民营企业家到政府部门、国有企业见习,增进双向了解,培养“政策思维”。推动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干部横向流动,让干部既懂统战、又懂经济。解发展之难:深化和推广“面对面+键对键”活动,营造大家来解难的生动局面。健全涉企政策出台前征求企业家意见建议机制,提高政策精准性、解渴度。完善涉企政策执行效果评估机制,提升企业对招投标、融资贷款等具体政策的公平感、获得感。解环境之困: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机制,提高“民营企业评”权重,真正做到“让穿鞋的来评价鞋”。共建亲清政商关系、清朗网络舆论环境,维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维护川商队伍良好形象口碑,共同打造“把该放的放到位、把该降的降到位、把该给的给到位、把该扶的扶到位”的一流营商环境。

(发言人系省政协常委、省工商联副主席、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立跨省人才共享机制

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符刚委员代表民盟四川省委会的发言

符刚委员

在川渝两地的共同努力下,双方人才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走深,协同推进机制逐步建立完善。但是,与习近平总书记“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要求相比,川渝两地人才合作共享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成渝地区对人才吸引力不够。成渝两地地处西南内陆,对人才吸引力明显不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才政策的竞争力不强。二是成渝两地人才自由流动机制还不够完善。两地在人才评价标准上尚存在差异,在职称评定、资格互认方面尚未有效统一。三是改革“试验田”人才政策缺乏更有力的支撑。以川渝高竹新区为例,作为实施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前沿阵地,在跨省行政体制人才的使用上没有突破现有的政策束缚,缺乏创新改革的自主权。为此建议:

一、加强人才战略规划,树牢人才“一盘棋”思想。人才发展,规划先行。一是做好人才协同发展总体规划。成渝地区要积极争取中央、国家部委支持,将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纳入新一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出台层次更高、优惠更大、辐射半径更广的双城经济圈人才发展支持政策。二是要持续完善双城经济圈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在引进、培育、使用、激励、服务等方面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保障政策。三是下放人才政策制定权限。针对川渝高竹新区等这类实施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前沿阵地,争取重庆与四川共同下放人才政策制定权,鼓励支持其在人才使用、人才激励等方面灵活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创新突破现有人才政策束缚,有效促进人才在川渝地区跨省流动。

二、深化人才区域协作,推进人才“一体化”发展。一是共搭平台共引人才。密切关注双城经济圈主导产业的人才需求总量和结构,统筹确立人才培养及开发的重心,积极发挥国际技能大赛、重庆英才大会、“蓉漂人才日”等人才交流品牌活动作用,以更加精准的政策招才引智,有序引导和促进区域内人才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二是共建项目共用人才。以两地协同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科学城,争创成渝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项目为载体,推动人才共引共培共用。细化深化人才合作项目,积极启动一批引领性、标志性人才合作项目,持续做大人才蓄水池。三是共整资源共享人才。政府机关、企业、高校等单位可以通过互派挂职、面向成渝地区遴选考试、共办培训、对等交流招生计划、互派专家学者等方式,实现人才在双城经济圈各类市场主体间聚集、流动,逐步形成共育人才的新格局。

三、优化区域人才服务,保障人才“同城化”待遇。一是共同研究制定统一的双城经济圈人才合作交流利益补偿政策,持续完善促进人才流动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成渝“人才服务双城通卡”制度,使人才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范围内享受相同的住房、医疗、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优惠政策,消除人才在成渝经济圈内异地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二是破除双城经济圈人才公共服务行政壁垒。积极构建双城经济圈协同的人才评价体系,共同建立职称及职业资格证书电子数据库,统一评审结果的审核入库方式,并开放公开查询服务,解决两地职称、地方考试的职业资格互认问题。疏通政企、事企流动通道,完善科研人员兼职兼薪管理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共享。三是建立高端人才服务共享机制。推动人才电子档案系统的数据开放共享,构建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和人力资源服务与产业协同发展体系,引进和培育高端猎头机构,为成渝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协同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发言人系省政协委员、四川财经职业学院院长)

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技能人才支撑

周键常委代表总工会界别的发言

周键常委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希望四川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这为我省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指明了精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今年5月,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08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33万人,与2018年底相比分别增加35.9%、56.3%。但与就业总人口相比,我省产业工人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数量质量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比差距更大。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关于“培育壮大产业工人和四川工匠队伍”的部署要求,夯实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技能人才支撑,建议:

一、加强统筹协调,汇聚协同推进工作合力。一是强化党委领导。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是系统工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应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领导,将产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要点。二是加强职能部门和社会协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既涉及党委政府、群团组织等多个职能部门,还涉及企业、社会等多个层面,各级产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单位应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加强沟通协调。三是增强制度合力。加强不同部门间的政策配套、政策衔接、政策集成,避免政策“打架”情况,不断增强协同推进政策落实的合力。

二、加强分类指导,推动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一是督促国有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纳入对国有企业的政治巡视巡察以及党建工作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推动国有企业履行政治责任。二是鼓励支持非公企业创新实践。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支持非公企业先行先试、灵活推进,重点在政治引领、技能提升、关爱帮扶等方面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助力产业工人成长成才。三是探索推进园区系统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以企业集中、产业工人集聚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为重点,探索园区内产业工人培养、使用、评价等一体化机制,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在园区落地落实、形成辐射效应。

三、加强平台搭建,引领产业工人建功立业。一是搭建产业工人培训培育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推进各级工匠学院、技师学院建设,围绕我省六大优势产业针对性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二是搭建产业工人作用发挥平台。聚焦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领域,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和技能竞赛、“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三是搭建产业工人创新创造平台。大力实施创新资源集聚能力提升行动,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的统一平台,针对性地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推动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

四、加强激励引导,营造崇尚技能浓厚氛围。一是加强待遇激励。鼓励企业健全工资决定和合理增长机制,签订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与薪酬挂钩的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鼓励条件成熟的企业采取高技能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股权期权激励等措施。二是加大荣誉激励力度。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动评优评先向产业工人倾斜,叫响做实天府工匠、四川工匠品牌。三是营造崇尚技能的浓厚社会氛围。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舆论阵地作用,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激励更多年轻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发言人系省政协常委,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加强我省文物保护

修复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李忠明委员代表民进四川省委会的发言

李忠明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星堆博物馆考察调研时指出,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做出更大成绩。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我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高质量发展,让文物活起来,发挥文化传承的作用,关键要培养一批品德好、技术精、能坚守文物修复保护的人才队伍。但我省文物保护修复人才队伍仍面临以下问题:一是文物保护修复人才紧缺。我省每年至少有上万件文物残件或标本出土,但全省从事文物保护修复的一线人员很少,很多破损文物只能存放于仓库中,长年得不到修复。二是取得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资格的人员较少。三是全省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现象。受实际条件的诸多制约,不少文物保护修复机构忽略了对人才的培育,加之没有专门的培训活动、培训方案和激励机制,使得不少专业人员忙于具体工作,鲜有精力与时间进一步学习。四是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修复薄弱。目前常年开展馆藏纸质文物修复的仅有一家民营机构。为此建议:

一、拓宽引进渠道,优化专业人才进入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开招聘文物保护修复人员条件和方式,重在“干什么、考什么”,着重采取实际操作能力测试考试。对具有特殊专长人才参加研究类岗位公开招聘的,调整学历要求,适当放宽至大学专科,参加技能岗位公开招聘,学历要求可放宽至高中、中专(含技工学校)。对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可采取直接考察的方式聘用。

二、多渠道培养人才,提升文物保护修复业务水平。在“ 天府峨眉计划 ”“天府青城计划”、四川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省级人才建设计划中,对文物保护修复人才予以倾斜。依托省、市考古研究院、博物院,国、省文物保护修复重点项目和重大课题,加强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培育一批跨领域、跨学科的重点文物保护修复团队和人才。通过专业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构建“教、学、研、用”一体化的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培养体系。

三、强化在岗人员培训,发挥在文物保护修复中的主体作用。在岗人员是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主体力量,其专业技能、知识素养直接关系着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整体效果。要高水平建设“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实验室”、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皮洛遗址旧石器考古基地,依托这些文物保护修复机构提供的实践条件,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通过与高校及研究机构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在职进修等多种路径,为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学习深造、提高业务能力创造良好条件,推动我省文物保护修复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四、完善文物修复专业职称考评办法,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要用好我省文物大省的资源优势,深化改革,先行先试。人社部门可在全国带头增设文物修复专业技师考评目录,研究制定文物修复专业技工和技师申请文物专业职称的新政策和新办法,进一步激发人才队伍活力。要积极争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参与文物修复专业技术工人等级考核和技师考评的政策支持。

(发言人系省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双一流”建设与质量评估办公室主任)

建设数字人才中心

破解数字人才难题

何云晓常委代表无党派人士界别的发言

何云晓常委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希望四川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综合创新能力进入第一方阵,数字人才发展竞争力进入全国前十,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底达到1.45万家、增长42.3%。我省“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打造西部领跑、全国领先的数字驱动发展高地。但数字人才供给缺口大、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区域分布不均、与传统人才难融合等问题,成为制约我省数字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建议:

一、制定政策标准,建立数字人才保障中心。数字人才在数字技术研发、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完善产业链、优化供应链等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数字化转型中核心人才的引进,已成为影响数字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支持建立省级数字人才保障中心,按照一般性人才、高能人才、核心人才分类,统一制定数字人才标准,统一管理数字人才信息库。承担数字人才政策研究,收集相关建议与意见,拟定保障服务政策等职能职责。以此为基础,营造良好的数字人才发展环境,吸引高精尖数字人才赴川工作,同时稳定在川工作的数字人才,夯实我省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二、鼓励校企合作,建立数字人才培育中心。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新经济企业与高校开展人才共建,建立数字人才培育中心,搭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平台。双方在数字人才培育标准编制、创新项目培育转化、科研课题研究、研发实践基地建设等众多领域展开广泛合作,建立系统、全面、深入的人才培养计划。以企业数字人才为师,以学校学生为徒,以学校为育人之地,以企业为就业之所,共同搭建师带徒共育数字人才平台。通过在学校开展理论加实操训练,在企业开展实习加实践工作,让学生从具备数字化理论体系到数字化实践经验积累,打造全流程闭环式服务,为促进应届毕业生就业,壮大数字人才队伍提供解决方案,创造共赢局面。

三、促进人才融合,建立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四川是制造业大省,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过程,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业务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关键要发挥数字人才优势,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建立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释放政策红利,统筹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建立数字人才的激励和奖励机制,促进传统人才与数字人才融合,鼓励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相互融合,促进“高层次人才”和“实用性人才”优势互补,柔性引才与刚性引才合理调配,打造多层次的数字人才结构,促进数字专业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相互融合,有力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我省从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迈进。

四、依托成都优势,建立区域数字人才中心。据领英平台数据统计,从全省整体数字人才分布来看,在信息产业领域,我省有近4万信息产业人才,其中超过3万人在成都。破解数字人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依托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支持各市县建立数字人才中心,服务我省人才雁阵发展格局,将数字人才发展与业务布局紧密联系,形成以成都为核心的数字人才增长极。同时,建立健全数字人才联动机制,以各个数字人才中心为区域性人才集散地,开展高层次数字人才下乡驻企,指导帮扶乡镇、企业数字化改革创新,解决行业发展难题,充分整合人才资源,全面服务全省数字经济整体水平均衡发展。

(发言人系省政协常委、绵阳师范学院副院长、四川省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绵阳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

上一条:省政协召开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 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条:习近平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

关闭